主题: 中国未来航母杀手?--全面解读苏-33(1)

  • bird
楼主回复
  • 阅读:356
  • 回复:2
  • 发表于:2006/5/8 16:43:19
  • 来自:河北
  1. 楼主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围场社区。

立即注册。已有帐号?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

大连那边不断传出好消息,让所有关心航母的人感到振奋,随之而来的是,苏-33这个本来陌生的名字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军备中,苏-33是何方神圣?其实要了解苏-33,还得了解从滑跃起飞开始。滑跃起飞是在航母上起飞的一种方式,它可以使飞机不用达到起飞速度起飞战机,从而为在航母起飞方面除弹射起飞外又开辟了另一条新的道路。

说是简单,其实整个过程是非常复杂的,滑跃起飞时,战机在比较短的甲板上,加大马力从而飞机加速,在经过滑跃角时,飞要前轮对飞机前部产生一定的反推力(飞机速度越快,这个推力越大),从而有效的使战机产生一定的仰角,飞机的机翼迎角增大,也增大了机翼的升力,从而实现了飞机的升空。但是如果到此为止就认为结束了那就错了,因为此时飞机的升空的暂时的,并不是飞机已经达到起飞速度了,而是飞机迎角增大所致,而迎角增加的同时飞机的前进阻力也在增加,也就是说飞机很难保持长时间的长升空状态。奥妙在于前滑跃起飞时在增大迎角时也产生了一定的向上运动分量,而滑出甲板的时候,战机的发动机向下偏转,在增加的升力的同时,也从向上迎角改成平飞状况,在有效的滞空时间里,发动机仍要把飞机加速到起飞速度,也就是变相的增加了甲板的长度,然而这个增加多少长度是由发动机及机翼等一系列数据来决定的。因此尽管滑跃起飞能起飞战机,但是必竟没有依赖外力,对发动机的推力及飞机的自重要求都很高。也就是说,飞机发动机推力越大越好,而飞机自身重量也越轻越好,苏-33也就是由这个思路演变而来,当然,也少不了优良的气动布局。
登录查看大图
登录/注册后可查看大图

1999年莫斯科航空展期间某日,一架造型怪异的苏恺二十七以未涂装姿态来到会场,落地后不久随即离去,这是苏霍伊设计局又一力作--SU-33UB--这架飞机一方面作为舰载战斗教练机,一方面也是一架具有第五代战机(老毛子对战机的称乎与其它国家不同,所以不要误会真是第五代)特性的SU式飞机。设计局再这架飞机上实验了多项新技术,例如材料、航电等,作为下一代飞机的技术储备及试验。 SU-33UB主要需求就是用作俄国海军航舰教练机,此外,必须有长程拦截、长程攻击、长时间滞空、对付高难度空/面目标之能力。 
当时俄罗斯的主力舰载机是SU-33单座型战机,由于苏联解体时,相对应的教练机未研发完成,且俄国军方当时连采购、维护现有装备都有困难,因此取消舰载教练机计划。舰上起降训练因而都是靠SU-25UBT或是仿真器来完成,缺乏性能接近SU-33的实机来演练,使得训练上有不小的困难。另一方面,俄军发现单座型的SU-33在执行任务时飞行员负担太大,再加上一些对未来空战的考量,他们需要一种双座舰载机,做为训练之用,并且还要有很好的作战能力,能长时间滞空并攻击高难度空中目标。SU-33UB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。 

其实早在SU-27刚问世且还没有量产时,苏联的舰载机计画就开始了,舰载战机就是今天的SU-33,而训练SU-33飞行员的教练机与SU-33同步展开,经过测试,认为采用并列双座较好,因此当时选定的教练机构型就是今日SU-34的前身SU-27IB。既然如此,为何SU-33UB不是SU-27IB的改型呢?一方面,SU-27IB约在1990年首飞,约两年后苏联便解体,苏联解体冲击到舰载机计划, SU-33也只有约30架服役,而训练任务则交由SU-25双座型。SU-27IB之后的发展与舰载教练机完全是两回事了,他最后发展成为长程战斗轰炸机SU-34/32FN,目前老毛子已经开始量产。

首页 上页 1 | 2 | 3 | 4... 下页 尾页  共 
  
  • 杨光
  • 发表于:2006/5/9 1:32:02
  • 来自:北京
  1. 沙发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呵呵..照片不错,不知本人????
(0)
(0)
  
  • 杨光
  • 发表于:2006/5/9 1:33:23
  • 来自:北京
  1. 板凳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呵呵...照片不错我喜欢!!!!
(0)
(0)
  
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,不再提供回复功能,请勿尝试回复!!
""